第一次用M.2! Intel 600p速度有驚喜
話說筆者嗰塊ASUS Z97-C 原生支援M.2,但從我喺2014年入手開始都冇用過呢個頭,一嚟係當時唔普及,二嚟係因爲怕整爛個Socket。
但今時唔同往日,依家M.2已經成爲市場上主流嘅趨勢,發展急速至餘價格都越嚟越平,同時間筆者本身用緊嘅ADATA SP900 因爲個Uncorrectable Errors 次數太多,高達411次,經常導致系統故障,所以筆者決定換咗佢(依家轉咗做放啲少用啲嘅文件嘅Drive)。
筆者買嘅呢款M.2 SSD係Intel 出嘅600p,成個系列都係行TLC(即係三層儲存晶片,一個Cell 可以Save 3個bit嘅資訊),但同以往唔同嘅係,佢採用3D NAND TLC 嘅技術,令佢可以喺粒晶片同樣面積之下提供到相對大嘅容量,而且佢提供8GB SLC Cache,所以係Queue 嘅 File 細過8GB 嘅話應該都唔會感受到TLC 嘅缺點嘅,但若然 File 超過 8GB,就好有機會會出現寫入唔穩定嘅情況。
讀取嚟講TLC就冇乜大問題,其實筆者都係讀取多,最多就係pacman -S 裝下軟件咁,不過目前應該都未有一個超越8GB 嘅軟件,所以筆者都冇乜擔心過。(如果大家係要dd走舊SSD嘅話其實呢隻真係幾慢)
筆者買佢嘅原因
- 細塊
- 唔需要接線
- 行PCI-E 3.0 x4(雖然我冇咁多Lanes)
開箱
部野海鮮舫買嘅,我諗係煙條原廠嘅(掛
個盒嘅設計係類似Intel 新出嘅CPU盒,都冇咩特別
打開個盒之後會見到說明書同埋保護住本體嘅紙皮盒,擺放佈局就乜都冇架啦,不過$7XX M.2嚟講算係叫對得住天地良心(掛
我真係第一次接觸M.2 SSD㗎啫,估唔到比起一把大Size嘅界刀更加細,而價錢大約$3.12/GB左右
裝埋上機之後佢相對之下更加渺小,btw 其實係咪以往嘅電腦零件太大呢?
實際測試
因爲筆者寫呢篇文章嘅時候已經dd咗隻舊Harddisk 落600p,所以根據Linux 嘅Benchmark 只能夠進行讀取嘅速度測試。
平均讀取速度達到740MB/s ,已經超越咗SATA 3嘅理論上限,似乎呢隻野都買得值得?
btw SATA會唔會係未來嘅SSD市場入面淘汰?我覺得應該唔會,始終因爲M.2 會佔據塊Motherboard 嘅少量空間,因此太多M.2 可能會導致其他插槽冇位擺(可能),如果改用垂直方式嚟擺放粒SSD 又可能有散熱問題,which is 華碩以前有做過但overheat未有喺AMD Socket TR4板作出改善,即係張 ROG ZENITH EXTREME。
Linux 用NVMe開唔到機點算?
我發覺係mkinitcpio module 嘅問題
用arch live usb 用arch-chroot 入隻nvme度nano /etc/mkinitcpio.conf ,喺module 一欄加翻nvme 再 mkinitcpio -p linux 就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