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旅遊SIM必睇 中伏冇得怨

話說筆者身邊唔少人以為見到4G/LTE五隻字就代表速度快,但其實有好多因素影響架,買SIM記得做個精明消費者。

 

  • 係咪大電訊商出

大電訊商就代表佢地嘅水喉夠大,能夠防止好似較早前Easycall結業嘅事件。

另外大電訊商水喉夠大,買嘅漫遊用量肯定比本地小型MVNO為多,變相需要限速嚟減低漫遊數據使用量的機會降低。

 

  • 買卡必須留意公平條款

鴨寮街唔少SIM卡都冇白紙黑字寫出張SIM卡嘅公平使用政策 (FUP,即Fair Usage Policy) ,不少日本SIM卡都是每日使用200MB後限速128Kbps。

筆者去台灣的5日SIM的公平條款就是有3GB FUP,超過後限速128Kbps。

限速後的網絡速度間間不一,一般就是128Kbps,但一般限速後都有2XX-3XXKbps。有些漫遊卡就會是變成3G,但速度限制仍要視乎該SIM的包裝。

 

  • 檢查當地LTE/3G頻譜及製式

能在香港使用的手機都能夠使用Band 3 (1800MHz) /Band 7 (2600MHz) ,惟在日本、美國、韓國的頻譜就有Band 1、Band 8、Band 19及Band 21等是跟香港不同的。

基本上iPhone 的頻譜都能夠覆蓋全球,但使用其他電話品牌的人要特別注意。

另外,香港及大部分國家均使用FDD-LTE制式 (FDD: Frequency-Division Duplexing,頻分多工),即是通過兩個不同的頻率來作下傳及上傳資料,對於同時執行上下傳數據的效率較好,而中國則使用 TDD-LTE (或稱TD-LTE),(TDD: Time-Division Duplexing,時分多工),即是以同一段頻率範圍分開不同時間分別做上下傳,對於頻率利用度較高,惟傳輸效率比較低。

如果你的電話不支援TDD-LTE在中國就只能選擇中國聯通。(不過不少用家都覺得中國聯通比較好,實際上筆者從未使用)

 

  • 當地電訊商

根據你要去的國家的不同地區選擇不同的旅遊卡,不同地區的不同電訊商接收的訊號強度及速度都不一樣,並且儘量不要選擇太多人選擇的電訊商,同一條水喉太多人用就會減低每人平均能攤分的頻寬 (Bandwidth)。同樣地找一些口碑好的電訊商才好選用。

 

  • 最後開卡日期

記得注意最後開卡日期,如果超過該限期就無法開卡,電訊商會否格外開恩就是另一個因素,但未必容許你這樣做。

 

總結:記得因應自己的用量 (包含流量及使用日數) 來選擇符合自己要求的旅遊SIM,另外最高速度其實沒有保證,只好多做功課,尋找該儲值卡的口碑才考慮是否購買。當然,有部分地方落地開SIM比SSP更便宜,都係一句,做功課啦。